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下册期中检测试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沈阳市 第二十六中学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卷
    新民一高中学
    高一年级历史(文科)试题
    (全卷两个大题,共37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 个体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3.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
    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5.《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
    A、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 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 纺织业已经产生
    6.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而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 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C、 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7.自南宋起,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政治重心的南移
    B、政治重心的南移带来了经济重心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D、南方自古以来人才聚集
    8.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9.“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五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 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10.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周朝出现“工商食官”政策
    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
    C、 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 明清时期,农产品尚未进入市场
    11.“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