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一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39.1945年4月14日《新华日报》为罗斯福逝世发表评论:“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高度评价罗斯福,主要是因为他 A.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B.使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 C.不囿于陈规,勇于改革 D.所实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影响了中国 40.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4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4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4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45.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46.近年来大量出现右图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7.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48.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9.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 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50.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二、非选择题:(51题26分;52题24分,共50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