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九学年 第 二 学 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54分) 1.“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耕织结合 B.精耕细作 C.封闭保守 D.艰难脆弱 2.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说明了 A. 加奈隆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 加奈隆说出了雅典民主的荒诞 C. 加奈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评 D. 加奈隆正确分析了雅典民主的特点 3.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应该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4.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 光绪之季, 吾曾私自传印,以为传播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焚书》 D.《变法通议》 5.“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6.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7.“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 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8.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很多史学家认为它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的理由主要是 A. 它是资产阶级发起的 B.它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 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 D.它力图从思想深处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 9.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人们对资本主义普遍感到失望,这种情绪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的文学形式是 ①古典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批判现实主义 ④荒诞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的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不是自发的,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种反应 B.洋务运动对其产生有诱导作用 C. 它根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 D.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并存 11.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门口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D.信息闭塞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12.俾斯麦认为:“19世纪末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下列关于这两大国的说法正确是: A.这两大国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B.这两大国矛盾的焦点在于殖民地问题 C.这两大国是在同一时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D.这两大国都有着“世界工厂”之称 13.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它们各自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掠夺对方的基础上,怨怨相报,非但自己历经劫难,也殃及世界很多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它们寻求合作,谋求共赢。上面所描述的国家关系比较典型地发生在 A.英国与欧洲主要国家间 B.美日之间 C.欧洲大陆主要大国间 D.美欧之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