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过哪些发展阶段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③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5.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成为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国有化涉及的领域全部是私人不能投资的领域 B.国有化改变了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C.国有企业的出现不利于生产的社会化 D.国有企业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6.赫鲁晓夫改革的目标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下列改革措施最能反映这一点的是 A.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B.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C.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D.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37.下列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有 ①改革的重点在重工业 ②改革取消了指令性指标 ③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是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④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8.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全面滑坡,其原因包括 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②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 ③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9、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以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政治体制改革 C.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D.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40、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试评价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的特点。 42 材料一 大批失业和半失业工人,饥寒交迫,被抛上街头,各城市“贫民窟”迅速扩展,总统胡佛称救济失业是政府的耻辱,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机构去处理,危机很快就会过去。 材料二 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请回答:①材料一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反映了胡佛政府的什么思想? ②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③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胡佛与罗斯福的做法有无根本的差异?罗斯福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