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5.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说列宁的思路好在 A.符合俄国当时的国情 B.利于国家干预经济 C.利于各部门协调发展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26.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兴办公共工程 B.规范企业行为 C.调整农业政策 D.整顿财政体系 27.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②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29.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30.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你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3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C.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2.“经营者革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B.使股票分散化 C.扩大了“新中间阶层” D.适应了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3.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