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源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①粟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 司马耕是宋人。这能够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C.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3、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 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礼记》记载:“天子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表明 A.我国官营手工业起源很早 B.西周天子善于手工制作 C.西周手工业者职业世袭 D.西周手工业分工细致 5.据《论语》记载,春秋时期已有“百工之肆”。这表明当时 ①手工业分工细致 ②民营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范蠡、吕不韦等影响各国政局的大商人。这反映出 A.官府控制商业 B.西周宗法制瓦解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形成 7.长途携带钱币在古代很不方便,唐朝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 A.设立邸店 B.建立柜坊 C.使用“飞钱” D.发行“交子” 8.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9.“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种情形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0.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①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②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 ④清朝统治者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迪亚士说,他们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材料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的主要含义是 A.传播基督教教义 B.传播近代自然科学 C.传播人文主义 D.传播先进生产方式 1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东方的借鉴学习 B.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13.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它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中的 A.商品市场 B.资本市场 C.技术市场 D.金融市场 14.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15.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