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一方面中国丝、茶大量出口,这表明 A.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世界市场控制中国经济 C.开口通商利于中国商贸 D.西方侵略破坏中国经济 13.有人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工业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B.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C.民族工业的社会环境没有根本变化 D.军阀割据混战不断 14.三大改造中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实行公私合营 B.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建立人民公社 D.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 1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6.下列各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7.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ks5u007}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18.对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正确的是 A.“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B.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C.走了不少弯路,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只有成功没有失误 19.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是 A.中山装 B.华冠儒服 C.男女礼服D.列宁服 20.下列近代中国的几种人中最先穿上西服的有可能是 A.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 B.内地学校里的生员 C.乡下的土财主 D.洋行里的职员 21.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高.考.资.源.网.独.家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这体现大萧条的特征是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破坏性大 C.持续时间长 D.来势缓慢 22.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获得新生的机遇,这个机遇是指 A.法西斯上台,德、意、日对外扩张势力,转嫁危机 B.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C.各国更多地利用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复苏,奖励创造发明 D.进一步发扬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3.美国《商业周刊》曾把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持续增长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的概念由此问世,今天,“新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 C.服务业 D.信息产业 24.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出发,主要新在 A.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