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崩溃的边缘 D. 美国长期使用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失灵 32、克林顿总统上台后推行的经济政策是: A. 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政策 B. 加强财政紧缩 C. 实行供给学派的主张 D.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33、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 D.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34、下列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开始于1927年联共(布)15大 B.它的实施使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除 C.它的实现使用的是自愿互利的方法 D.对富农采取消灭的政策 35、二战后苏联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都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美国的横加干涉 C.国际环境的动荡不安 D.社会矛盾的突出 36、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世界市场的扩大 B.对世界经济垄断地位的巩固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计划经济的发展 37、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一时期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 C.教育 D.高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 3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民主德国 39、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足”是指: A.中、美、英 B.日、美、苏 C.德、美、日 D.美、欧、日 40、1991年12曰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它标志着: A.独联体成立 B.俄罗斯独立 C.苏联解体 D.苏联完全解体 41、2002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多数国家正式流通,表明: A. 区域集团内的联系更加稳定 B.各成员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得到加强 C.法德两国在欧盟内取得主导地位 D.欧盟盛行贸易保护主义 42、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调整农业经济 C. 规范企业行为 D. 举办公共工程 43、1905年,瑞士人创办的雀巢公司把厂房开设到英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如今,在全球有五百家工厂,产品遍布世界各地。这种现象反映了: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 世界贸易组织的兴起 C.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44、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45、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A. 区域集团化的世界 B. 多元并存的世界 C. 欧美协作的世界 D. 欧俄均衡的世界 46、美国财政部长曾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此有关的历史现象主要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 世界银行的建立 C.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47、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不包括: A. 实行粮食税 B.取消自由贸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