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18、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下列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为了把拉丁美洲变成美国的“后院”,美国采取的政策或措施有: ①推行“门罗主义” ②建立“泛美主义” ③提出“海权论” ④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企业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22.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开出的“药方”是: A.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推行福利政策 23、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能得到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是因为: ①调整农业政策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②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③工业复兴法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④“以工代赈”缓解了就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 D.经济进入“滞涨”阶段 25、为解决美国经济“滞涨”状态提供新思路的理论是: ①货币学派 ②凯恩斯主义 ③供给学派 ④自由主义政策 A、①③ B. ②④ C.②③ D.①④ 26、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被称为: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27、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8、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29、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 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 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 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30、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3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B.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C.美元与黄金挂钩,各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D.由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共同签订 32、《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