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包括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工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 26.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 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 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27.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深陷旧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农业 C.仍然实行集体农庄 D. 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28.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29.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缺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制度化 D.国际贸易法制化 30.21世纪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国成功地加入了WTO③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④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 31.秦汉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着我国耕犁技术的成熟完善。 3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33.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开始于英国,很快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34.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苏联的改革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并逐渐取得成效。 3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第Ⅱ卷 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朕现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实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