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下册检测试题保靖民中检测历史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0年秋学期保靖民中高二入学检测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卷。答案请写在答卷上,在草稿纸或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完成后,请将答卷放在桌面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2、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大萧条及其影响
    4、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了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展贸易,该船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5、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6、仅在2008元旦前后三天,欧美亚报刊上就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国《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影响》,法新社新闻网──《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美国《新闻周刊》──《中国一个强悍又脆弱大国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面对中国崛起西方进退失据》……。中国用“和平崛起”来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这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
    ① 民为贵,君为轻 ② 人性本善
    ③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君轻民贵”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荀子C.孟子D.老子
    9、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0、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②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1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