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课本所学的知识,试从经济建设、理论建设、思想建设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失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胜利的原因。你从中、苏社会主义建设一成一败的原因中得到什么启示。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 材料二 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的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摘自《世界史 现代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 15.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 一位同学学习时说: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请你列举三个实例(各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ACB6—10:BDACA11—12:BD 二、非选择题 13.原因:A经济上: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愈来愈慢,经济衰落,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引起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怀疑。中国自“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人民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B理论上:苏联长期脱离实际,不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的形势仍继续坚持资本主义将在二十世纪灭亡的观点由于教条主义,谈不上对外开放和借鉴学习资本主义的长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实事求是是思想,并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真研究国情,借鉴资本主义的长处,注意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问题。 C思想建设上:苏联不能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有效的反渗透。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邓小平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启示:A建设社会主义要依据各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切忌教条主义。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加速发展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C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警惕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14.(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 (3)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了经营和贸易的自由。进步性: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15.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苏俄新经济政策其实质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缓和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处境。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