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每周一练”系列试题(16) 一、选择题 1.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 )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3.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 4.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 ( )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5.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而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 ) ①经济制度不利于农业生产②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 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7.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含 ( )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8.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②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④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9.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 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大型和重要的工矿企业允许资本经营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目的是 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 A.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B.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其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剩余粮食征收方式是 ( ) A.有偿征收B.无偿征收C.低价购买D.限价购买 12.1921年苏维埃俄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 ) A.七年战争的严重破坏B.1921年的严重天灾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苏维埃俄国政治危机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百分比(根据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6.57.85.74.33.6 材料二 (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苏联的理论口号)“20世纪是资本主义存在的最后世纪,到这个世纪末,将根本没有资本主义,或者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残余。” ——摘自瓦尔加《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 材料三 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且采取各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 ——摘自1996年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