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说明:本试题共二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7、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8、之所以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 A.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B.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错误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沿海地区B.华北地区 C.农村D.城市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 ②商品化 ③集体化 ④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1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开放区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3、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汕头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14下列探索时期我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B.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C.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