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 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1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4、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15、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16、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7、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英国议会大厦 清军机处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18、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19、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民主的源头”、“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B.《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C.《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20、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资源的丰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1、二战后,美国极力建立全球霸权,它在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在亚洲则是: A.扶植蒋介石打内战 B.发动朝鲜战争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 2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23、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 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①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 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③重商主义经济没落 ④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1930年,一些美国人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一片片临时住所叫作“胡佛村”,乞讨用的或装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抓来充饥的野兔叫“胡佛猪”,以此表达他们的不满。出现这种情景,是由于: A.政府的应对加剧了经济危机 B.胡佛的政策引发了通货膨胀 C.胡佛的措施瓦解了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干预经济引发了社会动荡 2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