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关训练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爵位 B.分封土地 C.分封人口 D.规定贡赋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庶子继承制C.次子继承制D.嫡长孙继承制
    3.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了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六国中最早和最后被灭掉的国家是A.韩国 燕国B.韩国 齐国C.赵国 燕国D.魏国 齐国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统一度量衡 B.中央政府设立“三公”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6.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7.按正常的程序,唐代诏令从颁布到实施应先后经过
    A.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
    C.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
    8.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扩大民主权利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明太祖废除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的举措是为解决
    A.地方割据问题 B.丞相与六部尚书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挽救封建制衰落的问题
    11.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时期B.明成祖时期 C.明宣宗时期 D.明宪宗时期
    12.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13.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决定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草拟国家政令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14.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了调和
    15.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16.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17.中国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该制度始于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秦代
    18.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地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19.2008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
    A B C D
    20.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2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22.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编户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3.右图诰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所通过的途径是
    A、毛遂自荐
    B、立军功授爵
    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
    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
    2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