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你在新中国成立前可能的经历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16. “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商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列一组“火花”是民国初期一些民族工业的商标。它们在商品宣传方面的共同点是 A.突出漫画的作用 B.商品宣传与爱国主义结合 C.商品宣传与反封建斗争结合 D.只注重商品品质的宣传 1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面粉业、纺织业 B.机械纺织业 C.交通业、冶炼业 D.烟草业、化工业 18.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扰,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9.“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障碍来自于 A.地主阶级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官僚资本 20.某报登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 ‘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穿,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你认为这则评论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A.北伐出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22.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 A. 同时进行 B.先工业化后改造 C.有主有次 D.先改造后工业化 23. 读右图:“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该现象发生于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24.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反映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2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请问,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黑龙江 2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27.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中共十四大的重大突破是 A.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8.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竞争经济、开放性经济,下列图片显示的内容不是市场经济产物的是 A.1966年全国通用粮票 B.商品任挑选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 D.上海浦东新区 29.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