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2分)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2分) (3)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1分)廷尉又是什么官职?(1分) (4)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2分) (5)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1分) (6)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1分) (7)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2分) (8)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1分) (9)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2分) 白鹭洲中学2010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1分,共17分) 题号123456789 答案CADBACDBB 题号1011121314151617 答案DCBCCB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6分) ①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②a、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 b、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 c、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 ③a、主管军事 b、主管司法 ④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 ⑤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 ⑥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⑦唐太宗认为应由宰相协助管理全国事务,这样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 ⑧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 ⑨没有矛盾,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唐太宗用相,是为减少决策失误,最根本的意图是为统治长久;明太祖罢相,以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江山稳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