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 A.农业 B.畜牧业 C. 手工业 D.商业 2. 东汉时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的是( ) A.大禹 B. 李冰 C. 郑国 D.王景 3.中国最早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是在(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夏商西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4.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描写( ) A. 彩陶 B. 黑陶 C. 青瓷 D.白瓷 5.明清会馆不具备哪一功能( ) A. 停宿 B.储运 C. 典当 D.交际 6.民间集市——“草市”的形成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 南北朝 D.唐朝 7.“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是在( ) A.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清朝 8.清乾隆时“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是( ) A. 汉口镇B. 佛山镇C. 景德镇D. 朱仙镇 9.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是( ) A.自然经济B. 商品经济C. 专制统治D.稳定政治 10.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 农产品的商品化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 土地兼并的严重D. 民族工业的兴起 11.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是在( ) 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19世纪七十年代到甲午战争前D. 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 12.民国初期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是( ) A. 面粉业B. 纺织业C. 造纸业D. 制造业 13.近代后期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经济B. 封建势力C. 帝国主义D. 官僚资本主义 14.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A. 农业B. 手工业C. 轻工业D. 重工业 1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B.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D.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16.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结束是在( ) A. 1949—1956年B. 1956—1966年 C. 1966—1976年D. 1978年以后 17. 重申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会议是( )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C. 1956年中共八大D. 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 18.1975年邓小平整顿国民经济的突破口是( ) A. 企业整顿B. 铁路整顿C. 钢铁整顿D. 国防科技整顿 19.中国最早出现公共汽车是在( ) A. 北京B. 天津C. 上海D. 武汉 20.电话传入中国是在( ) A. 1840年B. 1882年C. 1895年D. 1900年 21.中国第一家电视台试播是在( ) A. 1950年B. 1958年C. 1966年D. 1978年 22.人类物质生产出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