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 (2010届江苏苏锡常镇二模)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西南特大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严重旱情高度重视,对受灾群众高度关怀。我们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夺得抗旱救灾的胜利! 材料二:云南省水资源极其丰富,总量位于全国第三。云南山区半山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因为自然条件限制,全省大部分山区长期处于一个“靠天吃饭”的状况,这些地方也是此次云南大旱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面对世纪旱灾的影响,云南省从政府到民众重新审视水资源利用问题,拟定多项措施欲改变大部分山区靠天吃饭的现状,集中发展水利和农村水电建设,努力解决该省工程性缺水的弊端。 (1)为什么说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一定能够取得抗旱救灾的胜利?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该省大部分山区怎样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2.(2010届江苏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材料一: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人背马驮”…… 今天,民族地区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l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来,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 ——摘自《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 材料二:我国各民族群众之间已经心心相印,汉族兄弟能深入边疆的每一个地方帮助少数民族兄弟,少数民族同胞也真心地帮助汉族兄弟,即使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他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保护汉族同胞的安全。用他们的话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只有团结才能发展”。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民族地区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C4、C5、D6、B7、D8、B9、D10、A11、B12、B13、A14、C15、B 二、非选择题 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凝聚民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夺得抗旱救灾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抗旱救灾取得最后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保证。 (2)世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该省水资源丰富而大部分山区工程性缺水的现状采取措施体现了这一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该省拟定多项措施改变大部分山区靠天吃饭的现状,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云南省重新审视水资源利用问题,集中发展水利和农村水电建设,体现了按规律办事。 2、(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各项职能;我国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大力支持;少数民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②国家是整体,每个民族是部分,国家和各民族互相离不开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③建国60年来民族地区的巨大进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