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1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 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 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最主要的是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持 B.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C.中国地大物博、人众兵多 D.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1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17、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它的建立主要依据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协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在中国首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④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在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方代表多次提出“主权与治权”应分开。英方的根本意图在于 A、保持香港的稳定B、保持香港的自治权 C、继续维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D、使香港脱离中国 20、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会议各方的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 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 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的 21、以下是一组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图片,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所反映的外交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22、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有①不结盟政策 ②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③一边倒与一大片 ④对外开放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3、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 A、基辛格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总统将要访华的公告 C、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24、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