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2013届重庆一中10-11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卷 2010.10 历史试题共4页。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史载:周王朝最初所封的诸侯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诸侯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3.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 A.科举制度 B. 王位世袭制 C. 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4.西周某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继承其爵位和财产的是( ) 妻室子嗣 妻(正配)A.二哥(20岁) B.四弟(15岁) 妾一(侧室)C.大哥(23岁) 妾二(侧室)D.三弟 (18岁) 5.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 A.刺史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丞相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皇帝制度与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与世袭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宗法制与郡县制 7.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 ①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③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9.以下是中国古代的几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①军功爵制 ②察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④科举制 A.①——军功;②——考试成绩;③——品行;④——门第声望 B.①——军功;②——品行;③——门第声望;④——考试成绩 C.①——考试成绩;②——品行;③——门第声望;④——军功 D.①——考试成绩;②——军功;③——品行;④——门第声望 10.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禁止世家大族子弟入朝做官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 C.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D.忽视实际学问降低官员素质 11.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①秦朝的御史大夫 ②两汉的刺史 ③北宋的枢密使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下面是某电视记录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扬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应分别是( ) A.秦、唐、元 B. 秦、唐、明 C.秦、元、清 D. 汉、宋、明 13.(宋太祖)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杯酒释兵权 C.派遣文臣担任州郡长官 D.削减地方州郡的财政实力 14.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15.元朝为实现对辽阔疆域的管理,在地方实行(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两府三司制 16.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