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商商定。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港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1)材料一是哪个条约的内容?是中国与哪个列强签订的? (2)总体而言,材料二所示的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得分 2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1)材料中的革命党建立的时间是? (2)这个革命党与以往任何政党都不同,这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得分 2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材料二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 (1)两首此中均提到了“赣”或“赣水”,这是因为在江西建立了什么? (2)材料一中“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内容是? 得分 得分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3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获得了两次发展的机会。请回答:这两次发展的机会分别是什么?对中国政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得分 31. 辛亥革命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功绩有哪些? (2)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有哪些? (3)辛亥革命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得分 32.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有把握好和谈时机,失去了两次机会,不得不退踞台湾。 请回答: (1)第一次机会是指什么?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 (2)第二次机会是指什么?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 (3)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得分 贵州省2010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测评(二)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