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附中2010—2011学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80分) 1.政治制度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周朝统治维持800年之久,其主要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3.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解释 4、《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5.“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段话的观点是 A.力主实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之 D.推行世袭制 6. 秦朝短短十几年便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何种矛盾的激化? A.阶级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民族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争斗 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8.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新高度,这件事发生在 A.汉朝 B.明朝 C.宋朝 D.清朝 10.标志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宰相制度的废除 B.明朝内阁制建立 C.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出现 11.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地方治理渐趋严密 1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务,替皇帝处理政务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3.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 设置驻藏大臣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 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1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法《黄埔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军舰和商船沿长江最远可到达 A. 镇江 B. 九江 C .汉口 D. 南京 1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列强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17.《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割占大片领土 C.协定海关关税 D.巨额的战争赔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