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25.《德意志宪法》规定: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这表明德意志帝国具有 A. 民族主义色彩 B.民主主义色彩 C.专制主义色彩 D.军国主义色彩 26.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它的确立意义在于 ①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 ②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③调节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④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①关税自主权 ②内河航运权 ③九龙司地方一区 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8.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白人则怀着三种动机到中国:作战,赚钱,使中国人皈依我们的宗教。”近代史上,“白人”依照“条约”实现在内地传教的特权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9.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30.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不同程度受到西方宗教或是文化的影响 31.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 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莫克•维卡的真实意图是 A.改善中英关系,使英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B.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C.恢复中英正常贸易 D.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