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29、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打击了氏族制度 B、重视公民大会的作用 C、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 D、促进了雅典的民主进程 30、以下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希腊的民主制度在雅典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B、梭伦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是历史的进步 C、国家为低等级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有利于他们参加政治活动 D、经过斗争,长期在雅典居住的外邦人最终获得了公民权 31、希腊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亚历山大的征服 B、妇女的长期斗争 C、内部的战争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2、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在于 A、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 B、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C、创立了永恒的社会制度 D、使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朗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某史书《职官志》 请完成: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汉代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4分) (2)唐太宗对于丞相作用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8分) (3)根据材料三画线部分可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4分) (4)从三则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80分) 1—10:BDCCB DDCBC 11—20:DDBAC ABAAB 21—30:BCBCA ADBCD 31—32:DB 二、非选择题(20分) 33、(1)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位高权重。(4分) (2)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4分) 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4分) (3)明朝。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到手。明太祖朱元璋。(4分) (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