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80分)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起源于 A、商代 B、夏朝 C、春秋 D、秦朝 2、《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年王室衰微 D、西周初分封制 3、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4、依据西周制度,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用鼎七个,而在春秋时期的墓葬里,诸侯则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 A、奴隶主贵族比以前更腐化 B、当时的人们更加迷信 C、奴隶制等级制度遭到破坏 D、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 5、“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西周时期,诸侯国国君的法定继承人是 A、国君最大的弟弟 B、国君最大的儿子 C、国君最小的儿子 D、国君正室夫人所生的最大的儿子 7、西周宗法制中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A、纯粹的原始宗族等级关系 B、单纯的古代政治隶属关系 C、严格的家庭上下等级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8、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C、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10、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①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执掌群臣奏章 ③管理军事 ④下达皇帝诏令 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2、秦朝时,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13、汉武帝时,董仲舒、东方朔等有才学的人通过下面推荐得以到达皇帝身边得到重用。这种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①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个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