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上)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宗法制 D.主张宗法制 2.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 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古代禅让制的影响 C.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D.传统美德的影响 3. 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诸侯位的应是 妻 室子嗣 妻(正配)A.二哥(20岁) B.四哥(15岁) 妾一(侧室)C. 大哥(23岁) 妾二(侧室)D. 三哥 (18岁) 4.“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色彩 5.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6.下列关于图二所示制度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保证了皇权独尊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 C.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 基本沿袭 D.削弱了相权 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大臣办事非常认真仔细 8.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 A.孝廉——门第——才学 B.才学——孝廉——门第 C.才学——门第——孝廉 D.孝廉——才学——门第 9.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0.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朝代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1.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12.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下列建筑最能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天坛 B.太庙 C.颐和园 D.太和殿 13.雅典著名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主要表现在 A.官职向成年男性公民开放 B.成年男子均可参加公民大会 C.通过抽签组成五百人会议 D.保障低登记公民积极参政 14.“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都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没有自己的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