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第9课课堂知识演练习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的经营情况:
    金额单位:万两
    年度资本借款船只吨位运费收入付出借款利息
    1873年8月~1874年7月47.6012.30408849.171.77
    1877年8月~1878年7月75.10381.9726916232.2336.53
    1881年8月~1882年7月100.00353.7529474188.4710.75
    1883年8月~1884年7月200.00227.0933378192.3722.42
    注: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
    请回答:
    (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 回答第(1)问要仔细阅读表格,逐项提取有效信息。第(2)问注意把图表和文字说明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特别要抓住“收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这一主要信息。
    【答案】 (1)经营状况:一直在发展,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款膨胀快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加重等。(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或刺激了私人资本的投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略。
    课后巩固提高
    1.(2010•山东淄博一模)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在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故A、B、C三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 D
    2.(2010•江苏启东中学高三阶段考试)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  )
    ①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业 ②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化工矿业 ③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建立工厂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注意关键词“民族工业”。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建立的工厂显然不属于民族工业,故排除③。
    【答案】 D
    3.阅读下列料料: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4)材料一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从“和议既成”可以判断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从“购买外洋器物”“试造”等关键词可以判断是洋务派;第(2)问,仔细阅读材料即可;第(3)问,李鸿章的观点是典型的“中体西用”观点;第(4)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 (1)地主阶级洋务派。最早是在19世纪60年代。
    (2)先购买,再试造。目的: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
    (3)不正确。看不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
    (4)都主张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增强中国的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