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14、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15、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6、2005年5月5日,以宋楚瑜为首的台湾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在抵达西安咸阳机场后,宋楚瑜发表讲话称:“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是要花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沟……”。你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敌视大陆人民政权 ②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得不到台湾人民的响应 ③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 ④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 A.“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阅读下面四幅图,完成第18题。 图1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图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图3 1954年周恩来访问缅甸 图4 周恩来等步入日内瓦会场 18、上述四件大事与下列主题词依次对应的正确顺序是(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一边倒” ③“求同存异” ④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19、1971年7月,中美两国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宣读公告只用三分半钟, “但却成了本世纪(20纪)最出乎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视态度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C.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20、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21、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 )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③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斗争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2、下列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 B、坚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C、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制定灵活的外交政策 D、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