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 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氓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4分) (2)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四、问答题(本题10分。要求:阅读导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8.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是哪里?张宪文等著的《中华民国史》认为辛亥革命把中国从“具有漫长历史的封建专制社会引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轨道”,请列举史实证明。(3分)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来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 (3)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肩负的共同历史任务是什么?性质是什么(3分) 扬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5 BCCAB 6-10 BABDC 11-15 CDADA 16-20 BBBAC 21-25 DADCA 26-30 DBAC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1.A 32.A 33.B 34.B 35.A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36.(1)立国原则:主权在民。(2分) 政治体制: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2分) (2)规定: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责任内阁制;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国务员须副署;司法独立等。(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 (3)目的:否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提供法律依据。(2分) (4)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对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有重要意义。(答对任意一点2分) 37.(1)国家:法国、德国。(1分) 变化: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1分) 事例:欧共体、欧盟成立(答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元流通也可)(2分) (2)国家:美国、苏联。(1分) 变化: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冷战)。(1分) 事例:北约、华约的成立,古巴导弹危机(答柏林墙修建、朝鲜分裂也可)(2分) (3)影响:法德合作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2分)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10分。 38.(1)首义之地:武昌(1分) 史实依据: 推翻了清朝统治,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颁布了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行选举和议会立法,实行现代民主政治; 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推动经济现代化; 改革旧的社会习俗,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 (2)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分)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3)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国家统一(2分)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