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是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2.《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武宗,士有隶子弟。”这反映西周贵族的等级序列是 A.天子一诸侯一大夫一士 B.天子一诸侯一卿一士高考资源网yjw C.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D.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 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高考资源网yjw 4.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高考资源网yjw A.三省六部制 B.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 D.行省制度 5.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结党营私,沽名钓誉,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反映的实质是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6.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与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上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 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下列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起根本作用的是 A.革命性质 B.革命任务 C.社会性质 D.主要矛盾 8.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宰相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787年宪法的中央集权原则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邦联制变成“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制,这是历史的进步,下面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美国的迅速崛起 B.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C.根除了州权主义 D.有利于国防的巩固 1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 《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这一重大变化反映出 A.该部级别特殊 B.该部职能专门化 C.清朝对外交往扩大化 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12.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1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14.《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办厂,机器设备运进只交进口税,在华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这项规定有利于日本 ①对华资本输出 ②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 ③在华攫取高额利润 ④占领中国内地广大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就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言,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其主要原因是: A.结束了中国的传统社会 B.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16.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①孙中山具有真诚的民主革命精神 ②临时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③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在当时的中国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7.江西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以下表述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此创建 B.中共在此召开八七会议决定起义 C.中央革命根据地所辖区域 D.红军战略转移的出发地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