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在我国奴隶社会统治者非常 A.尊重祖先 B.迷信无知 C.重视礼仪与征伐 D.善于带兵打仗 2.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右图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形势示意图(局部),图中序号代表的通商口岸所依据的不平等条约包括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以下是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聊天的一些话。张义说:“我看到过慈禧太后出逃。”李和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团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强说:“我家周围的炮台都拆毁了。”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和 C.王团 D.赵强 5.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闭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已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即已推倒,亦未可知也。”从这则日记中,我们能了解到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6.某部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三十九年 7.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A.它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 B.它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C.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D.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8.美国记者谈到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他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共两党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B.蒋介石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0.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