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材料三中马戛尔尼的判断正确吗?请以史实说明。由此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六条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的名称、颁布的背景、所确定的政治体制。(3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试从材料中举一例说明。(2分)这部宪法的问世,在当时有什么重大意义?(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材料体现了怎样的基本原则?很明显,这部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哪一政治制度?有何意义?(4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形势“起了根本变化”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针对这种变化,欧洲走向联合,其标志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二中图一、二、三各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3分)并以此说明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2分) (3)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二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到20世纪晚期是怎样进一步发展的?(3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6.C 7.D 8.A 9.C 10.B 11.A 12.B 13.A 14.B 15.C 16.A 17.D 18.B 19.C 20.D 21.B 22.B 23.A 24.B 25.C 26.B 27.A 28.B 29.C 30.A 二.判断题: 41.B 42.A 43.A 44.A 45.B 三.材料解析题: 36.(1)本质:中国仍徘徊于农业文明时代(封建社会),英国已开始迈向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英双方社会发展差距开始扩大。(2分)原因:政治上,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妨碍社会进步,未能赶上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近代化);英国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种民主政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4分) (2)判断正确。(1分)40多年后英国凭武力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分)启示:要抓住机遇,追赶世界潮流,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2分) 37.(1)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背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性质: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如,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或规定人民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力);这部宪法在当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6分) (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部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4分) 38.(1)表现: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分) (2)图一: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图二:发展中国家作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图三: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增强)。(3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分) (3)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或答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欧盟的成立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日本试图“入常”、俄罗斯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等(至少回答2例)(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