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是对哪一种政治制度的表述: ( ) A.君主专制制度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苏维埃制度 23.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希望制宪会议的每一位成员,都不要过分相信个人的一贯正确,并且为了表明我们的一致意见,在这个庄严的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姓名”。这里所说的“这个庄严的文件”是指 A.联邦宪法 B.独立宣言 C.邦联条例 D.解放黑奴宣言 2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由此看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科网 25.列 宁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当然继承者”。这里所指的“优秀文化成果”主来源于 A.法德意 B.美德法 C.英美法 D.英法德 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 巴黎公社成立 D. 第一国际成立 27.19世纪中期工人开始走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条“阳光大道”是指 A.封建主义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修正主义 28.就美苏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D.东欧剧变 29.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说明他: A.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B.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D.唯美国马首是瞻 30.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伊拉克战争 (2003年)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二、非选择题(31题15分,32题11分,33题14分,) 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 第一款 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如未经适当法律程序,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回答:(1)材料一中所示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1分)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什么原则?(2分) (2)请简要指出材料一的图中:权力中心在哪里。(1分)它拥有哪些权利?(4分)它与英国的权利中心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4分) (3)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中众议员人数是按什么标准确定的?(1分)“五分之三非公民”是指何人?(1分)依据材料说明为何不承认印第安人的正式公民身份?(1分) 3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3分)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2)据材料二,指 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种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什么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3分)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 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3)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中国还是能说不》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2分) 高一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二)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