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教育沭阳银河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三)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再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封建制 D.奴隶制 2.下列各项,按照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公九卿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3.“四月和议成……朝命景崧率军民内渡……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鸦片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4.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应是 A.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中日签订“二十一条” 5.“张学良虽痛感‘国难、家仇集一身’,但不得不表示‘现在我们即已听命于中央,所有军事、外交均系全国整个的问题,我们只应速报中央,听候指示’,‘一切听从中央办理’”。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导致 A.日本迅速侵占东北地区 B.张学良很快失去了军权 C.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D.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 6.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指出:“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 A.继续奉行妥协政策 B.决定实现国共合作 C.开始组织大规模抗战 D.表示准备抗战 7.“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一声明最可能出现于 A.义和团运动中 B.五四运动中 C.国民大革命中D.解放战争中 8.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其中“第一项历史任务”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 B.发展资本主义 C.完成民族独立D.实现人民富裕 9.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据此我国建立了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党的民主集中制度 10.199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66 个,制定行政法规197个,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这说明我国 A.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C.把建设法治国家列入宪法D.开始进入法制社会 11.“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解决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D.国际问题 12.“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个“它”指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边倒的方针 C.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的原则 13.雅典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六一汉”(按:史家均释为须交农产品收获5/6的分成佃农),如果他们交不起租,那末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沦为债务奴隶。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 A.设置了五百人会议 B.设立了陪审法庭 C.颁布了“解负令” D.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14.当陪审员和议事会成员在工作能够获得津贴时,雅典的所有公民都能有机会 A.当选十将军B.出席四百人会议C.参与五百人会议 D.参加希波战争 15.“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 16.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既是罗马繁荣的基础,也是罗马衰落的根源 B.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构成了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D.维系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17.一位当时的贵族这样说:“在我看来,今天所做的事将导致君主制度在……被摧毁,因为我们把王位变成选举产生了。”这一材料最可能涉及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德意志王朝战争 18. 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有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