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格局发展特点的理解。A项与多极化趋势加强无关;B项中“势均力敌”错误;D项的“相互隔绝”与史实不符,美国受到其他力量的制约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新表现。 答案:C 12.(2009•广东文科基础,35)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解析:当今世界格局在苏联解体后由两极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任何一个大国,即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故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山东师大附中)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1)材料一中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简要分析出现这两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解析:该题以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特点为考查中心,因此答题一定要围绕这一中心。联系教材内容,再结合材料和图画进行归纳总结而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1)意味着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的内政。影响: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观点:不是。原因: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以“复兴欧洲”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 (3)漫画1: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漫画2: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原因:俄、德、法等国家综合实力壮大,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或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攻打伊拉克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美国仍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实行单边霸权主义政策。 14.近十几年来,随着旧有的平衡被打破,世界更加不太平了。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回答问题。 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 (1)请解读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为什么在冷战结束后会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 答案:(1)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平衡,被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或世界秩序等,导致了上述现象的频繁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