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教育沭阳银河学校10-11学年度期中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工具用于播种的是: A B C D 2、 明朝李鼎的《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了明代 A.出现了区域性的商帮 B.长途贩运日益发展 C.海外贸易趋于繁荣 D.乡村集市开始兴起 3、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 4.下图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小说所描写的情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7、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因素不包括 A.殖民活动的开展 B.国际贸易的扩展 C.民族主义的兴起 D.交通运输的发展 8、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9、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农业的发展趋势是: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②“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毁灭 ③一些农民破产,离开农村进入工厂做工 ④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日益殖民地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几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其中最能直接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天津机器制造局 C.开平煤矿 D.京师大学堂 1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12.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 年份 盈利指数(%) 1915 -4.38 1916 7.61 1917 36.93 1918 21.43 1919 70.56 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 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1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