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 一、选择题1-12答案表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3. 材料一: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材料二:2011年6月1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是颁布实施,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大喜事,它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会步入依法保护阶段。 (1)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简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8分) (2)运用政治学常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12分) 14.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1)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哪些的哪些内容?(10分) (2)请结合政治常识,就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谈谈你的看法。(10分) (3)试用发展的观点对上述讲话内容做些简要分析。(10分) 湄潭中学2011-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政治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2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CDCDBBCAACBD 13. (1)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国家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履行文化职能的表现。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制轨道,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4.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体现了这一点。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体现了这一点。 (2)要“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保持党的思想的先进性;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保证党始终有一支优秀的领导干部队伍,保持党员和党组织的纯洁性;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重塑共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清正廉洁的形象。 (3)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