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A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后,C、D两项与题意无关。这种转变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逐渐壮大。 答案:B 8.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体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读材料可知,此类小说属于通俗小说,读者主要是平民百姓,这与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有关。 答案:C 9.(2008•江苏高考)“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由题干内容可知此书法家狂放不羁,这也是其书法的写照,草书最能体现这一特点,A是东晋时期的,C、D是楷书代表。 答案:B 10.2008年10月27日在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体现。由此说明 ( ) A.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 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说明京剧艺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2008年9月25~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2:“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1)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据统计,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1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列举最典型的,进而分析其影响。第 (2)问尽量多的从统计表中找到相关信息。第(3)问可从政治、经济、科技本身等方面分析。 答案:(1)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产生。 (2)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