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趣谈周公与分封制》 B.《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3.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宰相职权 D.改革科举制度 14.孟子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 A.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B.唐太宗“从谏如流” C.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D.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15.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6.1645年,清军还在忙于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但一纸开科取士的诏令已发到了许多州县。时人云:“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在当时人的眼中,清朝开科举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官员素质 B.对抗满族威胁皇权的大臣 C.缓和社会矛盾 D.继承明朝制度 17.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某制度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 ( ) A.察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8.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9.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20.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