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16、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C.盲目垦荒及商业性采伐 D.长江流域洪灾频繁,造成水土流失 18、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历史性事件是 A.中共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9、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 ①广东 ②江苏 ③福建 ④浙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0、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共4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19世纪末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业严峻形势下,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2分)这一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影响?(2分)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3)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什么?(6分) 2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技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