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考试内容:必修2(一至四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一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相传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 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 B.当时可能已经出现牛耕 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 2、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的影响 3、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A.100亩 B.200亩 C.300亩 D.500亩 4、在一座古墓葬中发现了斜纹提花织物、唐三彩、青铜面具,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根本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巾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6、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7、下列早期企业中,哪个不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轮船招商局 D.贻来牟机器磨坊 8、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工业③洋务企业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右图是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剧照。该剧叙述了20世纪 初主人公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 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 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 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10、南洋兄弟香烟公司广告 (见右图),广告词为:“同胞注意:君用一份国货,即为国家挽回一份外溢之权利。明乎此者,请吸南洋公司各种国货香烟。”由此反映: ①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②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③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11、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 A.日本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