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总分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干的要求,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仔细观察下面四幅与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有关的图片,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图一 毛泽东给宋庆龄的亲笔信 图二 前来参加新政协的宋庆龄 图三 毛泽东迎接民主党派代表 图四 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在发言 A.是以民主党派为主要力量建立的 B.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C.新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多党制 D.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民主建国 2.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 A.七届二中全会 B.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1954年第一届人大 D.中共“八大” 3.毛泽东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4.“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这两副对联最符合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写照 A.改革开放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5.哪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的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①《选举法》 ②《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④《行政复议法》 A.③④ B.②③ C.②④D.①④ 6.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7.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国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一国两制”构想 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 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 C.二战使西欧和日本衰落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9. “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 要政策是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10.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11.“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 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 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当时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C.日本崛起,成为政治大国 D.欧共体建立,欧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 12.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A.亚非会议的召开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3.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4.美苏的军备竞赛曾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美国 又与俄国进行了合作。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制度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俄矛盾逐渐消失 C.苏联解体后,俄国无力独立发展航天技术 D.两极格局结束利于人类的共同利益 15.下列各项中,有利于当今世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是 A.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B.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并存 C.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发生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发展和不断加强 1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临近国家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关系 17.下列对新中国外交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在处理中印、中缅关系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20世纪60年代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为维护中亚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中国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主要是因为 A.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它在重大国际会议上得到发扬光大 C.它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D.它能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任何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