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 C.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生产转入工业生产 4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 ②法国 ③美国 ④德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9.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财富日益掌握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控制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50.关于世界一体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 C.世界一体化加快了世界粮食和原料的生产向欧美、日本诸国的流动 D.19世纪末日趋复杂的国际关系实际上是世界一体化趋势在国际政治领域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50%(51题18分,52题14分,53题18分,共5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有何影响?(8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3分) (4)尽管古代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列举古代手工业三大部门和两个最著名的商帮(5分) 52.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请指出每幅图片反映的中共的重大举措(4分),分别概述其历史意义或影响。(10分) 53.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社会的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孤立地发展着。15世纪末以来,人类历史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市场孕育并不断发展成熟,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19世纪60至70年代,列强为什么急需对外扩张?(2分)列强的对外扩张主要采取什么方式?(2分)如何看待列强的对外扩张行为?(6分) 福建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阶段考试卷 历史必修(二)参考答案 (4)丝织业、冶金业、制瓷业。徽商、晋商。(5分) 52.图一;举措:召开中共八大。(1分)意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初步成果.(2分) 图二:举措:发动“大跃进”运动。(1分)影响: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分) 图三: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1分)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分) 图四:举措:对外开放。(1分)意义;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 53. (1) 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和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4分) (2) 击败无敌舰队,参与殖民掠夺;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4分) (3)工业革命完成,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武力扩张和廉价商品。(4分)评价:列强的对外扩张使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加剧当地的贫苦和落后(破坏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成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客观上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落后的地区和民族(建设性)。(6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