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单元总结课堂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解析】 从图表信息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数量激增,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故本题选C项。抗战胜利后,中国没有获得日本的赔款,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生在抗战之前的30年代,故B项错误;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国民政府腐败和内战的结果,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0•浙江文综•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1911~1937)》
    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对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实际上要求回答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第(2)问,“1927~1937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影响”既要看到“曲折”的原因,也要看到发展的原因;第(3)问,“1945~1949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原因”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 (1)状况:出现短暂的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态势: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影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境地:处于困境。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