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课堂知识演练 1.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计划经济 【答案】 B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 ) 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调控整个国家的生产经营,用“看得见的手”调节经济。C项最能反映这一特征。 【答案】 C 3.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根本目的是( ) A.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控制部分行业,以攫取高额利润 C.通过投资基础工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 D 4.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滞胀”的局面。“滞胀”是指( ) A.经济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困难局面 B.资本主义生产又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局面 C.社会产品滞销,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D.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解析】 可以从分析“滞”和“胀”两个字的含义入手。 【答案】 D 5.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中,“福利国家”的概念是( ) A.社会财富平均分配,消除危机隐患 B.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提高贫民收入 C.国家扮演劫富济贫的角色 D.国家启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经济安全 【解析】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答案为D。 【答案】 D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福利品种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 B.是一种临时救济形式 C.社会福利只有少数人享受 D.社会福利主要为富人服务 【解析】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已经从一种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因而B项是错误的;社会福利是面向全社会的,因而C项是错误的;社会福利的特点是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因而D项是错误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