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与贸易协定1947年由美国发起创立,1995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社会主义新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易组织,并申办成功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材料三 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根据联合国去年的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了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共体”正式成立时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来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3分) (2)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质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怎样?(5分) (3)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4)谈一谈你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4分) 沈阳二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6月份月考 高一(13届)历史试题答题纸 1、 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在指定位置填写清楚; 2、 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二、主观题:根据所给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4题,60分) 沈阳二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6月份月考 高一(13届)历史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BBDCBABBCC 11121314151617181920 CCBDDCADBC 二、非选择题 21、(1)措施: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皇权加强。(6分) (2)主要原因: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 (3)否。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负责皇帝谕旨的传达。(4) (4)言之有理即可。(3) 22、(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公共工程。(3分) (2)新经济政策(2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恢复工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改善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为苏联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4分) (3)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4分) 23、(1)制定“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东北成为重工业的基地。(3分) (2)计划经济,对恢复经济和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后来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放弃计划,而是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言之有理亦可)(6分) (3)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6分) 24、(1)主要目标:消除仇恨与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重塑欧洲的辉煌。 新发展趋向: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世界性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世界贸易规范化,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 (3)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差距,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4)是大国要承担的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解决贫困问题。二是落后国家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和壮大本国综合实力。说明消除贫困问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