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1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有: ①稳定国际汇率;②复兴欧洲经济; ③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 A.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B.提高关税,增加贸易壁垒 C.在国际贸易中实施互惠 D.推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8.货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但是欧盟在2002年正式启用欧洲单一货币,这有利于: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经济的发展 ③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④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08年10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亚欧会议45个成员国领导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了《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向全球展示了亚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决心。亚欧能携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亚欧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B.经济全球化下面临着共同风险与利益 C.中国能够主导亚欧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20.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剑客仲满在法国教练鲍埃尔的指导下打败法国选手,法国体育网称赞仲满。原中国女排行榜将郎平率领美国队以3∶2击败中国队后,CCTV主持人白岩松说:“郎平用她的胜利,指出了中国女排还存在的问题。”这种各国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友好交流与互相促进的局面形成的最主要动力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B.各国之间互相交流的强烈意愿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D.各国间外交事业的新发展 第Ⅱ卷 主观题(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 间职 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分)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