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 )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②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思路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和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故选D项。 答案:D 2.下列历史事件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大门的是( ) A.尼克松公开表示愿意访华 B.毛泽东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 C.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D.美国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思路解析:尼克松公开表示愿意访华和毛泽东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都仅仅是表达的意愿,但不是既成事实;美国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是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答案:C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指出:“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请完成: (1)中国政府对日本和美国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提出的相同条件是什么? (2)中美、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思路解析:首先,带着问题分析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其次,分析“相同条件”时应注意抓住两者的相同点,分析“历史条件”时应根据中美、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炼“意义”时应注意从亚太地区和平、国家统一大业和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关注。 参考答案:(1)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 (2)有利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利于中国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美国正式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是在( ) A.尼克松访华时 B.《中美建交公报》中 C.《中美联合公报》中 D.邓小平访问美国时 思路解析:中美建交三原则是指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美国在《中美建交公报》中正式接受。 答案:B 2.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73年的是( ) A.中日两国正式互相派遣大使 B.田中角荣首次出任日本首相 C.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 D.日本提出保留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思路解析:田中角荣首次出任日本首相和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发生在1972年,日本提出保留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发生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答案:A 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日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思路解析: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恢复联合国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 答案:B 4.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因素是( ) A.中美双边关系的缓和 B.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C.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思路解析:中美双边关系的缓和发生在1972年,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是说明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中国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